傳道授業解惑
千百年來對“師者”的定義
在人工智能時代
被“現代孔夫子”改寫
“孩兒王”被這群“頑劣”的“網蟲”
加持到一個更新的平臺
1、學校3.0時代
這個時代的脈搏已經非常清晰。知識堪稱達到“核聚變”數量級。人的專業和職業知識進一步被細化,盡管這樣也是人力所難以承受的。于是,借助計算機、互聯網和大數據來代替人腦大部分負載,便成為學校3.0時代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。人工智能讓簡單知識生產由機器來完成之日,就是以傳承知識為核心的2.0時代學校顛覆之時。
2、學校3.0時代的教師
進入學校3.0時代,學習不再依靠教師。教師的工作將發生根本性轉變,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基本上可以由機器取代。學習資源的創生將被那些卓越教師所包攬,講授型教師將會縮減70%。
教師不再是智者的身份,知識豐富的優勢蕩然無存,教師只是一個向導,要在紛繁復雜、良莠不齊的教學資源中,幫助學生甄別、挑選,引導他們發現并接受優質的知識。教師角色從知識的“搬運工”轉變為學生心智發展的“營養師”。
教師職業已經發生裂變,分為專家型、學者型、管理型、導師型等種類。教師成為教學資源的創生者、集成者和統籌者,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、情感的呵護者、動力的激發者、學習過程的指導者、實踐活動的組織者。
教師、學生、家長成為學習的共同體,教師的教學也由個體的方式轉為團隊模式。教師不再局限在一所學校,而成為自由職業者,有選擇的權利,各種培訓機構將轉型為新的學習中心或課程公司。
不管怎樣,教師職業不會消失,改變的是教師所扮演的角色。
3、教師需要完成8個轉身動作
技術的發展變化,既給教師增加生存難題和新的對手,又引起學生對未來的展望、學習方式等方面的變化,從核心深處引發教學過程的變革。其間,不知藏了多少機遇,等著有心的教師去發現。
1. 主動擁抱新技術。通過數據分析掌握學情,實施個性化教學。
2. 借助互聯網終身學習 ?;ヂ摼W時代教師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學習能力,否則要被學生遠遠拋在身后。
3. 拓寬與學生溝通的渠道 。通過虛擬平臺或社區,構建互動生態系統。
4. 善于設計學習過程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,讓自主學習真實而自然地發生。
5. 學會在虛擬環境中教學 ,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。
6. 放棄標準答案,教學生多維度探究。
7. 多樣化創作與分享 。微課形式解答難題網絡分享。
8. 從精心營造課堂到精心管理學生的泛在學習環境和資源。
教師
在一個開化的文明中
占著首要地位
因為
真正的文化構建并非基于工程師或專家
而是教育者。
教師隊伍
是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先行者、驅動者、實踐者。
本文改編自《走進學校3.0時代》。作者張治,博士,正高級教師,上海市特級教師,上海市電化教育館館長。
文字/籃 子
排版/光 光